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,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,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,国产免费观看网站

    <mark id="hrvb1"><strong id="hrvb1"></strong></mark>
  • <td id="hrvb1"></td>

    《論語》十二章解讀及譯文

    發(fā)布時間:2017-10-16 編輯:互聯(lián)網(wǎng) 手機版

    子曰:“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(yuǎn)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”

   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(xí)乎?”

    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學(xué)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!

    子曰:“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!

    子曰:“學(xué)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(xué)則殆!

    子曰:“賢哉,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,回也!”

    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!

    子曰:“不義而富且貴,于我如浮云。”

    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,其不善者而改之!?/p>

    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”

    子曰:“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!

    子夏曰:“博學(xué)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!

    【作者與課文解讀】

    孔子(前551~前479)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期魯國陬邑(今山東曲阜東南)人。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,教育家,儒家學(xué)派的開創(chuàng)者,被公認(rèn)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。 后世對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贊譽,唐代的韓愈曾經(jīng)有詩:“天不生仲尼,萬古如長夜!焙蟠慕y(tǒng)治者為了鞏固政權(quán)的需要,也一再追封孔子,封其為“至圣先師,大成文宣王”、“ 文宣帝君”等。中國各地都有孔廟對其祭祀,其中以山東曲阜的孔府為代表。

    《論語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(guān)于孔子言行的記錄,共二十篇,是一部儒家學(xué)派的經(jīng)典著作,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(jù)!墩撜Z》基本上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著作,其中所記載的孔子言論,意趣深遠(yuǎn),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。南宋時,朱熹把它和《大學(xué)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合為“四書”,成為儒家的重要經(jīng)典。本文輯選的12則,有的談學(xué)習(xí)方法,有的談學(xué)習(xí)態(tài)度,有的談教育的方法,有的談做人的道理,都給人以很強的教育意義。

    [注釋]:

    1《論語》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,屬語錄體的散文集,儒家的經(jīng)典著作之一。

    2子:先生,古時對男子的尊稱,這里指孔子。在《論語》里“子曰”都是指孔子。

    3而:連接,表示順承,然后。

    4時習(xí):時常地復(fù)習(xí)。習(xí),本指鳥多次飛行,這里引申為誦習(xí),復(fù)習(xí),溫習(xí)等。

    5亦yì:同樣,也是。

    6説yuè:“說”的古字,愉快。

    7乎:語氣助詞,表疑問語氣,可譯作“嗎”。

    8曾子:即曾參(前505-前436),姓曾,名參(shēn),字子輿,春秋戰(zhàn)國間魯國南武城(現(xiàn)在山東平邑)

    孔子的學(xué)生。

    9吾:人稱代詞,我。

    10日:每天。

    11三。憾啻芜M(jìn)行自我檢查,反省,三,泛指多次。

    12為:替。

    13謀:出主意,謀劃。

    14忠:忠誠。

    15信:真誠,誠實。

    16傳chuán:老師傳授的知識。

    17有,通“又”,即十五歲。

    18而,連詞,表示前后兩個詞的相承關(guān)系。

    19志,在此為“立志”之意。朱熹《集注》曰:心之所之謂之志。又曰:志乎此,則念念在此而為之不厭矣。

    20學(xué),學(xué)道。楊樹達(dá)《論語疏證》曰:此獨言志學(xué),不言志道者?鬃又t辭,實則志學(xué)即志道也。

    21立:能立于世,指知道按理的規(guī)定去立身行事。

    22惑:迷惑

    23.天命:含有上天的旨意、自然的稟性與天性、人生的道義和職責(zé)等多重含義。

    24.耳順:意思是聽到的話能夠辨別其真?zhèn)问欠恰?/p>

    25.不逾(yú)矩(jǚ):指不超越禮法。

    26溫:溫習(xí),復(fù)習(xí)。

    27故:指學(xué)過的知識,舊知識。

    28而:連詞,表順承。

    29新:形容詞用作名詞,新的知識。

    30以:介詞,憑借。

    31為:動詞,成為,做。

    32矣:語氣助詞,表肯定。

    33而:連詞,表轉(zhuǎn)折。

    34則:連詞,相當(dāng)于“就”“便”

    35罔:迷惑。

    36殆:有害。

    37簞:音d。睿糯堄玫闹衿。

    38巷:此處指顏回的住處。

    39樂:樂于學(xué)。

    40好:愛好。

    41樂:以……為樂

    42三人:幾個人,不一定實指三人。

    43行:走路。

    44焉:于此,在這里,指在這幾個人當(dāng)中。

    45擇:選擇。

    46善者:指優(yōu)點。

    47之;代詞,指代“善者”

    48而:連詞,表順承,就。

    49之:代詞,指代“不善者”。

    50逝者:指流逝的時光。

    51斯:這里指“川”,即河水。

    52夫:助詞。a)用在一句話的開始:夫戰(zhàn),勇氣也。b)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:人定勝天,信夫

    53舍:停

    54三軍:軍隊的通稱。

    55匹夫:夫婦相匹配,分開說則叫匹夫匹婦,所以匹夫指男子漢。

    56博,廣也。

    57切問:問與切身有關(guān)的問題。

    【譯文】

    子曰:“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(yuǎn)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”

    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學(xué)完并按時溫習(xí)和練習(xí),不是很愉快嗎?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(yuǎn)方來,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?人家不了解我,我也不怨恨、惱怒,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(yǎng)的人嗎?”

   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(xí)乎?”

    【譯文】曾子說:“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: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?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?老師傳授給我的學(xué)業(yè)是不是按時復(fù)習(xí)了呢?”

    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學(xué)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!

    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我十五歲立志于學(xué)習(xí);三十歲能夠自立;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;五十歲懂得了天命;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,辨別其真?zhèn)问欠牵黄呤畾q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(guī)矩。”

    子曰:“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!

    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在溫習(xí)舊知識時,能有新體會、新發(fā)現(xiàn)、就可以當(dāng)老師了!

    子曰:“學(xué)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(xué)則殆!

    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只讀書學(xué)習(xí),而不思考問題,就會迷茫而無所適從;只空想而不讀書學(xué)習(xí),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。”

    子曰:“賢哉,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,回也!”

    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顏回的品質(zhì)是多么高尚啊!一簞飯,一瓢水,住在簡陋的小屋里,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,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(xué)的樂趣。顏回的品質(zhì)是多么高尚!”

    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!

    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懂得它的人,不如愛好它的人;愛好它的人,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!

    子曰:“不義而富且貴,于我如浮云!

    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干不義的事得到了財富和地位,對我來說,就如同浮云一樣!

    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;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!?/p>

    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。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(xué)習(xí),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,改掉自己的缺點!

    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!

    【譯文】孔子在河岸上感嘆說:“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啊!日夜不停地流淌!

    子曰:“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!

    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一國軍隊,可以奪去它的主帥;但一個男子漢,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。”

    子夏曰:“博學(xué)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!

    【譯文】子夏說:“博覽群書廣泛學(xué)習(xí)而又記得牢固,就與切身有關(guān)的問題提出疑問并且去思考,仁就在其中了。

    [《論語》十二章解讀及譯文]相關(guān)文章:

    1.論語十二章教案

    2.論語十二章文言文翻譯

    3.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

    4.論語十則譯文及注釋

    5.文言文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

    6.論語全解讀后感

    7.論語詮解讀后感

    8.論語通解讀后感

    9.論語交友名言

    10.論語選讀教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