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,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,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,国产免费观看网站

    <mark id="hrvb1"><strong id="hrvb1"></strong></mark>
  • <td id="hrvb1"></td>

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及翻譯賞析

    時間:2023-07-18 16:22:25 玉華 夢游天姥吟留別 我要投稿

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及翻譯賞析(附創(chuàng)作背景+教學(xué)設(shè)計)

     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(rèn)識,既受到藝術(shù)作品的形象、內(nèi)容的制約,又根據(jù)自己的思想感情、生活經(jīng)驗、藝術(shù)觀點和藝術(shù)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及翻譯賞析,歡迎閱讀,希望大家能夠喜歡。(點擊對應(yīng)目錄可以直接查閱哦。

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及翻譯賞析(附創(chuàng)作背景+教學(xué)設(shè)計)

    ▼目錄▼
    【1】作品原文【5】作品與作者簡介
    【2】注釋及譯文【6】教學(xué)設(shè)計
    【3】創(chuàng)作背景【7】教學(xué)反思
    【4】作品賞析【8】讀后感

      作品原文:

      夢游天姥吟留別

      李白

      ?驼勫,煙濤微茫信難求。

      越人語天姥,云霓明滅或可睹。

      天姥連天向天橫,勢拔五岳掩赤城。

      天臺四萬八千丈,對此欲倒東南傾。

      我欲因之夢吳越,一夜飛度鏡湖月。

      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。

      謝公宿處今尚在,綠水蕩漾清猿啼,

      腳著謝公屐,身登青云梯。

      半壁見海日,空中聞天雞。

      千巖萬轉(zhuǎn)路不定,迷花倚石忽已暝。

      熊咆龍吟殷巖泉,栗深林兮驚層巔。

      云青青兮欲雨,水澹澹兮生煙。

      列缺霹靂,丘巒崩摧。

      洞天石扇,訇然中開。

      青冥浩蕩不見底,日月照耀金銀臺。

      霓為衣兮風(fēng)為馬,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。

      虎鼓瑟兮鸞回車,仙之人兮列如麻。

      忽魂悸以魄動,恍驚起而長嗟。

      惟覺時之枕席,失向來之煙霞。

      世間行樂亦如此,古來萬事東流水。

      別君去兮何時還?

      且放白鹿青崖間,須行即騎訪名山。

    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(quán)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!

      注釋及譯文:

      注釋

      1、瀛洲:神山名。

      2、信:果真。

      3、拔:超越。

      4、赤城:山名。

      5、列缺:閃電。

      6、摧眉:低眉。

      7、天姥山:在浙江新昌東面。傳說登山的人能聽到仙人天姥唱歌的聲音,山因此得名。

      8、瀛洲:古代傳說中的東海三座仙山之一(另兩座叫蓬萊和方丈)。

      9、煙濤:波濤渺茫,遠(yuǎn)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。

      10、微茫:景象模糊不清。

      11、信:確實,實在。

      12、越人:指浙江一帶的人。

      13、明滅:忽明忽暗。

      14、向天橫:遮蔽天空。橫,遮蔽。

      ”勢拔“句:山勢高過五岳,遮掩了赤城。拔,超出。五岳,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(huà)山、中岳嵩山、北岳恒山、南岳衡山。赤城,和下文的“天臺(tāi)”都是山名,在今浙江天臺北部。

      16、四萬八千丈:一作“一萬八千丈”。

      ”對此“句:對著天姥這座山,天臺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東南一樣。意思是天臺山和天姥山相比,顯得低多了。

      18、因:依據(jù)。之:指代前邊越人的話。

      19、鏡湖:又名鑒湖,在浙江紹興南面。

      20、剡(shàn)溪:水名,在浙江嵊(shèng)州南面。

      21、謝公:指南朝詩人謝靈運。謝靈運喜歡游山。游天姥山時,他曾在剡溪這個地方住宿。

      22、淥(lù):清。

      23、清:這里是凄清的意思。

      24、謝公屐(jī):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。《南史·謝靈運傳》記載:謝靈運游山,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;他備有一種特制的木屐,屐底裝有活動的齒,上山時去掉前齒,下山時去掉后齒。木屐,以木板作底,上面有帶子,形狀像拖鞋。

      25、青云梯:指直上云霄的山路。

      26、半壁見海日:上到半山腰就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。

      27、天雞:古代傳說,東南有桃都山,山上有棵大樹叫桃都,樹枝綿延三千里,樹上棲有天雞,每當(dāng)太陽初升,照到這棵樹上,天雞就叫起來,天下的雞也都跟著它叫。

      28、暝(míng),日落,天黑。

      29、殷巖泉:即“巖泉殷”。殷,這里用作動詞,震響。

      30、栗:同慄。栗、驚,使動用法。

      31、青青:黑沉沉的。

      32、澹澹:波浪起伏的樣子。

      33、列缺:指閃電。

      34、洞天石扉,訇(hōng)然中開:仙府的石門,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。洞天,仙人居住的洞府。扉,門扇。訇然,形容聲音很大。

      35、青冥浩蕩:青冥,指天空。浩蕩,廣闊遠(yuǎn)大的樣子。

      36、金銀臺:金銀鑄成的宮闕,指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
      37、云之君:云里的神仙。

      38、鸞回車:鸞鳥駕著車。鸞,傳說中的如鳳凰一類的神鳥。回,旋轉(zhuǎn),運轉(zhuǎn)。

      39、恍:恍然,猛然。

      40、覺:醒。

      41、失向來之煙霞: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消失了。向來,原來。煙霞,指前面所寫的仙境。

      42、東流水: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(fù)返。

      43、白鹿:傳說神仙或隱士多騎白鹿。須,等待。

      44、摧眉折腰:低頭彎腰。摧眉,即低眉。

      譯文

      海上來客,談起東海仙山瀛洲,說它在煙濤浩渺中,實難尋求。

      越中來人,說起那里的天姥山,盡管云霞或明或暗,間或可見。

      天姥山高聳入云,象橫臥天際,高超五岳遮蓋赤城,其勢無比。

      天臺山,傳說高達(dá)四萬八千丈,面對天姥山,象拜倒東南偶下。

      我想游天姥,因而夢游了吳越,一夜飛越,夢里見到鏡湖明月。

      明月清輝,把我身影映在湖里,不久又把我的身影,送到剡溪。

      當(dāng)年謝靈運的住處,至今猶在,清波蕩漾猿猴長啼,景致凄凄。

      我腳穿著,謝靈運的登山木屐,攀登峻峭峰巒,如上青天云梯。

      在云間的山腰,可見東海日出,身體懸在半空,可聽天雞鳴啼。

      山中盡是巖,道路千回萬轉(zhuǎn),迷戀倚石賞花,忽覺天色已晚。

      熊吼聲龍吟聲,在巖泉間震響,深林為之驚,峰巒火之抖顫。

      烏云沉沉低垂,似乎快要落雨,水波淡淡蕩漾,湖面騰起云煙。

      閃電劃破長空,一聲驚雷巨響,山丘峰巒,仿佛突然崩裂倒塌。

      神仙石府的石門,在隆隆聲中打開。

      洞里天空青暝暝,望不到邊際,日月交相輝映,照耀著金銀臺。

      云神們以彩虹為衣,以風(fēng)作馬,他們踩踏祥云,紛紛飄然而下。

      老虎奏起琴瑟,鸞鳥拉著車駕,仙人翩翩起舞,列隊縱橫如麻。

      忽然令人膽顫,不由魂飛魄散,恍恍惚惚驚醒,不免惋惜長嘆。

      醒來時看見的,身邊唯有枕席,方才美麗煙霞,已經(jīng)無影無跡。

      世間行樂之事,實在如同夢幻,萬事從古都象,東去流水一般。

      我與諸君作別,不知何時回還?

      暫且放養(yǎng)白鹿,在那青崖之間,要走隨即騎去,訪問名川大山。

      我豈能低頭彎腰,去事奉權(quán)貴,使我心中郁郁寡歡,極不舒坦!

      返回目錄>>>

      創(chuàng)作背景:

      此詩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。唐玄宗天寶三載(744),李白在長安受到權(quán)貴的排擠,被放出京,返回東魯(在今山東)家園。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。這首描繪夢中游歷天姥山的詩,大約作于李白即將離開東魯南游吳越之時,其作年一說天寶四載(745),一說天寶五載(746)。

      李白早年就有濟(jì)世的抱負(fù)。他漫游全國各地,結(jié)交名流,以此廣造聲譽。唐玄宗天寶元年(742),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,玄宗于是召他到長安來。李白對這次長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,在給妻子的留別詩《別內(nèi)赴征》中寫道:“歸時倘佩黃金印,莫見蘇秦不下機! 李白初到長安,也曾有過短暫的得意,但他一身傲骨,不肯與權(quán)貴同流合污,又因得罪了權(quán)貴,及翰林院同事進(jìn)讒言,連玄宗也對他不滿。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,就被唐玄宗賜金放還,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。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。離開長安后,他曾與杜甫、高適游梁、宋、齊、魯,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一個時期。這時東魯?shù)募乙杨H具規(guī)模,盡可在家中怡情養(yǎng)性,以度時光。可是李白沒有這么做。他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,他有更高更遠(yuǎn)的追求,于是離別東魯家園,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。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朋友時所作,所以又題作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”。

      作品賞析:

      這是一首記夢詩,也是一首游仙詩。此詩以記夢為由,抒寫了對光明、自由的渴求,對黑暗現(xiàn)實的不滿,表現(xiàn)了蔑視權(quán)貴、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。

      這首詩的題目一作《別東魯諸公》。其時李白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,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(jié)于懷,所以在詩的最后發(fā)出那樣激越的呼聲。

      “?驼勫,煙濤微茫信難求;越人語天姥,云霞明滅或可睹!痹娨婚_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──瀛洲,虛無縹緲,不可尋求;而現(xiàn)實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時隱時現(xiàn),真是勝似仙境。以虛襯實,突出了天姥勝景,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向往,寫得富有神奇色彩,引人入勝。

      天姥山臨近剡溪,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的歌唱,因此得名。天姥山與天臺山相對,峰巒峭峙,仰望如在天表,冥茫如墮仙境,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覺。浙東山水是李白青年時代就向往的地方,初出川時曾說“此行不為鱸魚鲙,自愛名山入剡中”。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,他對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熱愛,也是非常熟悉的。

      天姥山號稱奇絕,是越東靈秀之地。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嶺如我國的五大名山──五岳,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見大巫之別?墒抢畎讌s在詩中夸說它“勢拔五岳掩赤城”,比五岳還更挺拔。有名的天臺山則傾斜著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樣。這個天姥山,被寫得聳立天外,直插云霄,巍巍然非同凡比。這座夢中的天姥山,應(yīng)該說是李白平生所經(jīng)歷的奇山峻嶺的幻影,它是現(xiàn)實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筆下夸大了的影子。

      接著展現(xiàn)出的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的奇景:天姥山隱于云霓明滅之中,引起了詩人探求的想望。詩人進(jìn)入了夢幻之中,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,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。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,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(dāng)年曾經(jīng)歇宿過的地方。他穿上謝靈運當(dāng)年特制的木屐,登上謝公當(dāng)年曾經(jīng)攀登過的石徑──青云梯。

      只見:“半壁見海日,空中聞天雞。千巖萬轉(zhuǎn)路不定,迷花倚石忽已暝。熊咆龍吟殷巖泉,栗深林兮驚層巔。云青青兮欲雨,水澹澹兮生煙!崩^飛渡而寫山中所見,石徑盤旋,深山中光線幽暗,看到海日升空,天雞高唱,這本是一片曙色;卻又于山花迷人、倚石暫憩之中,忽覺暮色降臨,旦暮之變何其倏忽。暮色中熊咆龍吟,震響于山谷之間,深林為之戰(zhàn)栗,層巔為之驚動。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、咆表示情感,就連層巔、深林也能戰(zhàn)栗、驚動,煙、水、青云都滿含陰郁,與詩人的情感,協(xié)成一體,形成統(tǒng)一的氛圍。前面是浪漫主義地描寫天姥山,既高且奇;這里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,既深且遠(yuǎn)。這奇異的境界,已經(jīng)使人夠驚駭?shù)牧,但詩人并未到此止步,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(zhuǎn)入荒唐,全詩也更進(jìn)入高潮。

      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,霎時間“丘巒崩摧”,一個神仙世界“訇然中開”,“青冥浩蕩不見底,日月照耀金銀臺。霓為衣兮風(fēng)為馬,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!倍刺旄5兀诖顺霈F(xiàn)。“云之君”披彩虹為衣,驅(qū)長風(fēng)為馬,虎為之鼓瑟,鸞為之駕車,皆受命于詩人之筆,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。這是多么盛大而熱烈的場面!跋芍速饬腥缏椤!群仙好象列隊迎接詩人的到來。金臺、銀臺與日月交相輝映,景色壯麗,異彩繽紛,何等的驚心眩目,光耀奪人!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。這里除了有他長期漫游經(jīng)歷過的萬壑千山的印象、古代傳說、屈原詩歌的啟發(fā)與影響,也有長安三年宮廷生活的跡印,這一切通過浪漫主義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,才有這般輝煌燦爛、氣象萬千的描繪。

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這首詩寫夢游奇境,不同于一般游仙詩,它感慨深沉,抗議激烈,并非真正依托于虛幻之中,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,依然著眼于現(xiàn)實。神游天上仙境,而心覺“世間行樂亦如此”。

      仙境倏忽消失,夢境旋亦破滅,詩人終于在驚悸中返回現(xiàn)實。夢境破滅后,人,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,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!肮艁砣f事東流水”,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。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的是“且放白鹿青崖間,須行即騎訪名山”。

      徜徉山水的樂趣,才是最快意的,也就是在《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》中所說:“古人秉燭夜游,良有以也!北緛碓娨獾酱怂坪跻驯M,可是最后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(quán)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!”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。天外飛來之筆,點亮了全詩的主題: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,是出之于對權(quán)貴的抗?fàn)帲龇饨ㄉ鐣卸嗌賾巡挪挥龅娜说男穆。在等級森?yán)的封建社會中,多少人屈身權(quán)貴,多少人埋沒無聞!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較開明的,較為重視人才,但也只是比較而言。人才在當(dāng)時仍然擺脫不了“臣妾氣態(tài)間”的屈辱地位!罢垩币辉~出之于東晉的陶淵明,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賦“歸去來”。李白雖然受帝王優(yōu)寵,也不過是個詞臣,在宮廷中所受到的屈辱,大約可以從這兩句詩中得到一些消息。封建君主把自己稱“天子”,君臨天下,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,卻抹煞了一切人的尊嚴(yán)。李白在這里所表示的決絕態(tài)度,是向封建統(tǒng)治者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。在封建社會,敢于這樣想、敢于這樣說的人并不多。李白說了,也做了,這是他異乎常人的偉大之處。

      這首詩的內(nèi)容豐富、曲折、奇譎、多變,它的形象輝煌流麗,繽紛多彩,構(gòu)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(diào)。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于宣揚“古來萬事東流水”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,可是它的格調(diào)卻是昂揚振奮的,瀟灑出塵的,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,并無消沉之感。

      作品與作者簡介:

     。ㄒ唬┳髌泛喗

  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。這是一首記夢詩,也是一首游仙詩。此詩以記夢為由,抒寫了對光明、自由的渴求,對黑暗現(xiàn)實的不滿,表現(xiàn)了詩人蔑視權(quán)貴、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。詩人運用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膽夸張的手法,組成一幅亦虛亦實、亦幻亦真的夢游圖。全詩構(gòu)思精密,意境雄偉,內(nèi)容豐富曲折,形象輝煌流麗,感慨深沉激烈,富有浪漫主義色彩。其在形式上雜言相間,兼用騷體,不受律束,筆隨興至,體制解放,堪稱絕世佳作。

      (二)作者簡介

      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又號“謫仙人”,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為“詩仙”,與杜甫并稱為“李杜”,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(qū)別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據(jù)《新唐書》記載,李白為興圣皇帝(涼武昭王李暠)九世孫,與李唐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愛飲酒作詩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,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,代表作有《望廬山瀑布》《行路難》《蜀道難》《將進(jìn)酒》《明堂賦》《早發(fā)白帝城》等多首。

      返回目錄>>>

  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教學(xué)設(shè)計:

      教學(xué)目標(biāo)

      1.知識目標(biāo):初步認(rèn)識李白詩歌的藝術(shù)特色;

      2.能力目標(biāo):鑒賞“夢游”的意境;

      3.情感目標(biāo):領(lǐng)悟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
      教學(xué)重點:

      1.初步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(chuàng)作方法的基本特點;

      2.認(rèn)識李白的“游仙”之念表現(xiàn)了他不事權(quán)貴的傲岸性格,體現(xiàn)他道家風(fēng)骨、儒家風(fēng)范。

      教學(xué)難點

      鑒賞“夢游”的意境。

      主要教法:

      誦讀法、討論法。

      學(xué)法指導(dǎo)

      抓關(guān)鍵字把握文脈,抓意象體會詩情,抓關(guān)鍵語段感悟意境。

      教學(xué)用具

      多媒體

      教學(xué)過程:

      一、導(dǎo)入

      通過學(xué)生在初中時學(xué)過的詩歌,引入到本課。(讓學(xué)生在溫故中知新)

      二、解題——夢游天姥吟留別

      三、寫作背景

      李白早年就有大濟(jì)蒼生的志向,唐玄宗天寶元年,朋友道士吳筠推薦李白,玄宗于是把他召到長安。李白本想借此機會有所作為,但玄宗只把他看做一介詞臣,并不重用。又受權(quán)貴排擠,連玄宗也對他不滿,天寶三年,李白被賜金放還。

      四、朗讀感知

      聽配樂朗讀,注意字音、語調(diào)、節(jié)奏。(教師強調(diào)要點——范讀——學(xué)生朗讀)

      五、整體感知(自主、合作、探究下面的問題)

      (一)賞析第一部分:入夢緣由

      1.詩歌寫“夢游天姥”,但一開頭卻寫“瀛洲”而不是寫“天姥”,為什么這么寫?

      明確:詩中寫“瀛洲”用了“信”字,寫天姥山用“或”字,“信”是什么意思?是“確實”之意!盎颉笔恰盎蛟S”之意。這就是說在人們的口中,一個是海外仙山,虛無縹緲,一個是真實存在,可以看見。把天姥山和仙山并提,就是天姥山沾上了神秘神奇的色彩。再者,仙山是難覓的,而天姥山是可尋的,接下來自然而然過渡到游天姥山,為下文做了鋪墊。

      2.那越人口中的天姥山是個什么樣子呢?我們一起讀一下對天姥山的描寫。從描寫中,我們可以看出天姥山的什么特點,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(xiàn)手法?

      明確:突出了山勢的高峻。“天姥連天向天橫”,直接描寫,其余幾句通過五岳、赤城、天臺的的對照,運用了夸張、襯托的手法。

      3.小結(jié):事實上,天姥山只是浙東一處靈秀之地,與天臺山并峙,較五岳卻是小巫見大巫了。這里運用夸張和襯托手法,給我們營造了一個神奇的氛圍,將我們一步一步的引向了夢的境界。

      (二)賞析第二部分:夢游天姥

      1.開始“夢游”了,詩人先到了哪里?

      明確:剡溪。這是登山的第一站,我們用“入山”(板書)兩個字來概括。

      2.此時作者是什么樣的心情?入山時的景物有什么特點?

      明確:“飛”字表現(xiàn)作者急切的心情。抓住意象分析,湖月相映,淥水生輝,清猿啼鳴,寫出了環(huán)境的清幽、寧靜(板書)。

      3.“腳著謝公屐,身登青云梯”,詩人開始登山了,登山途中的景物如何?(一起來讀一下)詩人在這里都寫了那些景象?(抓住意象和關(guān)鍵詞討論)

      明確:青云、海日、天雞,山勢高聳,早晨光線明麗;暝、熊咆、龍吟、云欲雨,水生煙,光線由明轉(zhuǎn)暗,顯得森然、幽暗。青冥浩蕩、日月照耀,群仙聚集,寫仙境的光明燦爛。山中仙境截然不同,我們把這部分分成兩層,板書——山中:森然、幽暗:仙境:光明燦爛。

      (三)賞析第三部分:夢中醒來

      1.可惜夢不長久,接下來詩人從夢中驚醒,美好的仙境頓時消散。夢中醒來,詩人的心境如何呢?夢境與現(xiàn)實有什么聯(lián)系呢?(抓關(guān)鍵字詞)

      明確:

      ①“長嗟”“惟”“失”,可以看出,詩人此時是失落的。

     、凇耙嗳绱恕睂艟澈同F(xiàn)實聯(lián)系了起來,夢中的經(jīng)歷可以說是李白人生經(jīng)歷的折射,詩人從聽聞天姥,到尋訪、登臨、遇仙、夢醒的過程,其實就是對人生理想的向往、追尋、艱難、圓夢、夢碎的。過程。世間一切都如南柯一夢,醒來無蹤。東流水”的意象就是取“逝去”之意,萬事皆是如此。由希望到失望,李白借詩歌抒發(fā)內(nèi)心的郁悶。

      2.有如此的人生經(jīng)歷,李白的人生態(tài)度有沒有發(fā)生變化呢?(自由討論)

      問題引導(dǎo):

     、 “且放白鹿青崖間,須行即騎訪名山”是一種消極思想嗎?與前邊寫景部分那句可以照應(yīng)?

     、凇鞍材艽菝颊垩聶(quán)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”表現(xiàn)作者什么精神?

      明確:“且放白鹿青崖間,須行即騎訪名山”,李白在現(xiàn)實中受挫,只好寄情山水,求仙訪道,從此與官場決裂,就像謝靈運一樣,遠(yuǎn)離黑暗,腳著謝公木屐,徜徉山水。這種舉動貌似消極,但李白并沒有真正的沉淪,從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(quán)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”中,我們看到李白的傲氣和傲骨,表現(xiàn)了蔑視權(quán)貴,不與世俗同流合污,追求個性自由的性格特征。

      3.有人認(rèn)為,夢中仙境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,這種理解可以嗎?(開放性探究題)

      提示:可以,詩人在險惡的環(huán)境中掙扎(山路險惡——塵世艱難),終于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應(yīng)該追求的理想(仙境——世外桃源),夢中醒來,若有所失,更是堅定了信念“放白鹿”“訪名山”,與官場決裂,超脫世俗。

      六、作業(yè)設(shè)計(見ppt)

      七、板書設(shè)計

     。ㄒ唬〾糁涩F(xiàn)實天姥神奇雄峻景仰向往對比夸張

     。ǘ〾糁硥舻截呦逵募澎o興奮、輕松愉快

      登山奇景壯美奇絕陶醉、樂而忘返

      夜間景象離奇險怪迷惘、驚悚

      神仙洞府絢爛輝煌極度興奮、愉快

      夢境消失無限哀痛、留戀

     。ㄈ〾糁忻镆暀(quán)貴追求自由。

  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教學(xué)反思:

      李白的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是《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》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自主賞析文章。詩文較長,生難字詞較多。早自習(xí)預(yù)習(xí)時,首先讓學(xué)生通讀了全文,接下來對生難字詞進(jìn)行了正音辨識,引導(dǎo)學(xué)生把握朗讀時的情感變化,指導(dǎo)學(xué)生朗讀。通過一個早自習(xí)的預(yù)習(xí),全班學(xué)生基本能夠熟練朗讀全文,達(dá)到了預(yù)期的預(yù)習(xí)目的。

      本課要講的內(nèi)容很多,在進(jìn)行教學(xué)設(shè)計時我大膽取舍內(nèi)容,抓住一些關(guān)鍵點來講。在授課中基本實現(xiàn)了預(yù)期設(shè)計的教學(xué)目標(biāo)。在此簡單總結(jié)這節(jié)課的得與失。

     。1)在授課途中我沒有按照傳統(tǒng)的導(dǎo)入——作者簡介——背景介紹這個模式,而是在簡單介紹完作者以后直接解題,把背景介紹放在了最后一個問題——有關(guān)“詩眼”的討論之前,便于學(xué)生真正理解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(quán)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”這一主題,這一點我感覺遵循了內(nèi)容為主題服務(wù)這一點。

     。2)作為詩歌教學(xué),朗讀是很必須的,在教學(xué)過程中我設(shè)計了自由朗讀——學(xué)生單個朗讀——集體朗讀——單個朗讀——集體朗讀的環(huán)節(jié),做到了朗讀形式的多樣性。

      (3)在賞析詩歌之前我先讓學(xué)生思考并討論以理清思路,讓學(xué)生明白這一課的主要內(nèi)容是什么,以做到心中有底。

      (4)在賞析時主要以幾個問題貫穿,在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中設(shè)計了比較大型的分組討論,符合新課標(biāo)要求的合作探究原則,在此期間老師只是起到了一個領(lǐng)隊的作用,活動主體是學(xué)生,做到了還課堂給學(xué)生這一點。

      總之,這一節(jié)課,我自己覺得還是比較符合新課程標(biāo)準(zhǔn)的要求的,當(dāng)然作為一名青年教師,在這次課上也體現(xiàn)了一些不足之處,特反思如下,以指導(dǎo)以后的教學(xué)。

     。1)粉筆字不是很好,位置擺放不是很恰當(dāng)。

     。2)學(xué)生回答問題后的點評語言比較枯燥單一。

     。3)錄課有點緊張,導(dǎo)致少部分語言表達(dá)不精練。

      在以后的教學(xué)中我會繼續(xù)發(fā)揚優(yōu)點,不斷提升自己,以彌補教學(xué)中的不足,做一名真正優(yōu)秀的高中語文教師。

  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讀后感:

      李白說自己的詩是“興酣落筆搖五岳,詩成笑傲凌滄洲”。杜甫夸他的詩是“筆落驚風(fēng)雨,詩成泣鬼神”。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最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,而且還創(chuàng)造性地運用了一切浪漫主義的手法,使內(nèi)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統(tǒng)一。

      我喜歡李白的詩更是崇拜他的骨氣。我又細(xì)讀李白的一些文章和詩,再一次被李白的才氣震撼且折服。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九是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這首游仙詩;我欲因之夢吳越,一夜飛度鏡湖月。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。謝公宿處今尚在,淥水蕩漾清猿啼。腳著謝公屐,身登青云梯。半壁見海日,空中聞天雞。千巖萬轉(zhuǎn)路不定,迷花倚石忽已暝。熊咆龍吟殷巖泉,栗深林兮驚層巔。云青青兮欲雨,水澹澹兮生煙。列缺霹靂,丘巒崩摧,洞天石扇,訇然中開。青冥浩蕩不見底,日月照耀金銀臺。霓為衣兮風(fēng)為馬,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。虎鼓瑟兮鸞回車,仙之人兮列如麻——這是他在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中對夢境的描寫,看了真使人目眩神迷心向神往。從謐靜幽美的湖月到奇麗壯觀的海日,從曲折迷離的千巖萬轉(zhuǎn)的道路到令人驚恐戰(zhàn)栗的深林層癲,境界愈轉(zhuǎn)愈奇,愈幻愈奇。最后有夢境幻入仙境,更完全是彩色繽紛的神話世界。淋漓揮灑、心花怒放的詩筆,寫出了詩人在精神上的種種歷險和追求,好像詩人苦悶的靈魂在夢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。

      推究原因,李白為什么在這里能寫出使人似醉似癡神迷心驚的詩句,跟他的出身閱歷經(jīng)歷以及所形成的思想性格分不開。他是一個天才詩人,他還兼有游俠、隱士、道人、策士、酒徒等類人的氣質(zhì)或行徑。他接受儒家“兼善天下”思想,關(guān)心社稷關(guān)心蒼生關(guān)心百姓;但他又接受道家特別是莊子那種遺世獨立的思想,追求絕對自由,藐視世界一切的思想;他還深受游俠思想的影響好打抱不平?傊寮、道家、游俠三位一體,使他敢于藐視封建秩序,敢于打破傳統(tǒng)偶像,輕堯舜,笑孔丘,平交諸侯長揖萬乘。他持才傲物的性格與當(dāng)權(quán)的宦官外戚格格不入因此遭受他們的嫉妒壓制排擠和打擊,而皇帝也僅僅把他當(dāng)成歌舞升平的點綴和御用文人。他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(fù)不能實現(xiàn),所以他特別苦悶要抒發(fā)要吶喊。李白一生大半過著浪游生活,寫下了不少游歷名山大川的詩篇,其中還有一些詩和他求仙學(xué)道的生活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他那種熱愛自由、追求解放的獨特性格,以及憤懣苦悶的情緒常常借這類詩篇表現(xiàn)出來。當(dāng)他政治失意之后,這種詩也越寫越多越來越好達(dá)到驚人的地步。他喜愛的山水往往不是寧靜的丘壑幽靜的林泉而是奇峰絕壑的大山,天外飛來的瀑布,白波九道的江河,這些雄偉起險的山川,特別契合他叛逆不羈的性格。因此他常常在詩里寫出好像要登涉這些山川和天地星辰同呼吸,同天仙神靈相往來的情景。

      李白的詩達(dá)到如此震撼人心的地步,寫作上有什么特色呢?他強烈的個性和熾熱的感情,在詩歌中處處留下濃厚的自我表現(xiàn)的主觀色彩。使得他的詩增加了天馬行空獨來獨往上天入地?zé)o所阻擋的力量,如“我欲因之夢吳越,一夜飛度鏡湖月。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! 讀來感到熱情奔放親切自然。當(dāng)現(xiàn)實生活中事物不足以表達(dá)其激情時,他就借助種種奇麗驚人的幻想,進(jìn)入到神仙的境界。他的詩歌語言樸素自然和他認(rèn)真學(xué)習(xí)漢魏六朝樂府民歌分不開的。他的浪漫主義是有其豐富生活為基礎(chǔ)的,所以在詩歌中能呈現(xiàn)感情充沛瞬息萬變的特色。當(dāng)他由夢境轉(zhuǎn)到仙境在升天神游的美麗幻想中醒來了,想到現(xiàn)實中的種種不如意事就發(fā)出了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(quán)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”的呼聲。

      盡管再次重讀這首詩,李白的詩對我還是有很大的啟發(fā)和幫助。

      返回目錄>>>

    【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及翻譯賞析】相關(guān)文章:

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翻譯及賞析04-20

    夢游天姥吟留別原文及賞析02-04

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賞析10-29

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及賞析08-29

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的原文及賞析02-22

    夢游天姥吟留別原文賞析07-06

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翻譯及注釋11-18

   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及翻譯09-27

   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賞析06-08

   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原文譯文及賞析12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