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,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,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,国产免费观看网站

    <mark id="hrvb1"><strong id="hrvb1"></strong></mark>
  • <td id="hrvb1"></td>

    第六單元面積(8課時)2 教案教學設計(人教新課標三年級下冊)

    發(fā)布時間:2016-9-2 編輯:互聯(lián)網(wǎng) 手機版

     第4課時

    教學內容:課本第78頁例3,第80、81頁練習。

    教學目標:

    1、能正確使用公式求出長方形、正方形面積。

    2、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,進一步明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和周長計算的區(qū)別。        

    3、培養(yǎng)解決問題的靈活性。激發(fā)學習興趣。

    教學重難點:正確應用公式進行計算。

    教學過程:

    一、復習

    1、用紅色涂下面圖形的面積,用藍色涂出周長。

    2、長方形周長=-------------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正方形周長=----------------

    長方形面積=--------------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正方形面積=----------------

    3、給第1題的長方形、正方形各邊標出長度,讓學生計算面積和周長。

    二、新課

    1、出示例3

    (1)學生嘗試完成。

    (2)交流方法

    你從題里發(fā)現(xiàn)那些信息?要解決什么問題?求這塊玻璃的面積是多少其實就是求什么?

    2、練習

    (1)摸摸數(shù)學課本的面積,請你估計一下它的面積是多少?

    (2)摸摸數(shù)學課本的周長,請你估計一下它的周長是多少?

    (3)請測量并計算它的面積和周長。

    3、討論交流

    周長和面積有什么不同?

    (1)意義不同

    (2)計量單位不同

    (3)計算方法不同

    三、綜合練習

    1、課本81頁10

    學生讀題,理解題目要求后獨立完成啟發(fā)學生看表發(fā)現(xiàn),面積相等的長方形,長和寬越接近,周長就越短,當長和寬相等時,周長最短。

    2、學生按題目要求,自己準備圖形剪一剪,觀察、計算、比較三種不同減法,剩下部分的面積相同,周長不等。第一種情況周長與原正方形周長相等,后兩種情況的周昌都比原正方形長,增加了哪幾斷?

    四、小結

    五、作業(yè)

    課本第80頁6、7、8、9

    第5課時

    教學內容:課本第82、83頁(面積單位間的進率)

    教學目標:

    1、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。

    2、指導面積單位間的進率,能夠進行面積單位間簡單的換算。

    3、培養(yǎng)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概括能力。

    教學重點:探究面積單位間的進率

    教學難點:進行面積單位間的換算。

    教學過程:

    一、復習

    1、填空

    3米=(         )分米           (          )厘米=5分米

    米、分米和厘米是長度單位,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。

    2、引入新課

    相鄰兩個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?

    二、新課

    1、探究例4

    (1)大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?你是怎樣想的?

    (2)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?一共是多少個小正方形?面積是多少?

    (3)你發(fā)現(xiàn)了什么?

    (4)閱讀課本第83頁,書空。交流

    1平方分米=100平方厘米

    2、討論,1平方米=多少平方分米?

    你是怎么想的?仿照課本,把思考過程也寫下來。

    板書:   1平方米=100平方分米

    3、小結

    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進率是多少?

    4、換算

    3平方米=(         )平方分米

    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平方厘米=5平方分米

    300平方分米=(           )平方米

   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

    強調:換算面積單位名數(shù)時,需要先弄清兩個面積單位那個大。

    三、綜合練習

    1、選擇正確的答案的字母填在(          )里。

    (1)正方形邊長40厘米,它的面積是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。

    A、 160平方厘米     B、 1600平方厘米   C、 16平方分米

    (2)長方形長2米,寬4分米,面積是(           )

    A、48平方米         B、80米           C、80平方分米

    2、課本第85頁第1題

    四、總結

    通過這節(jié)課的學習,你有什么收獲?

    第6課時

    教學內容:課本第84頁(公頃、平方千米)

    教學目標:

    1、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土地面積單位1公頃、1平方千米的大小。

    2、知道1公頃=10000平方米,1平方千米=100公頃。

    3、進一步感受數(shù)學在生活中的運用,激發(fā)學習數(shù)學的興趣。

    教學重難點:使學生了解1公頃、1平方千米的大小。

    教學過程:

    一、復習

    1、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?

    2、用手勢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、1平方分米、1平方米的大小。

    二、新課

    1、引入

    同學們都到過我們美麗的南寧民歌廣場嗎?你們估計一下,它的面積大約是多少?

    (同學們會朝很大的數(shù)量去猜想)

    告訴學生:它的面積約是229000平方米,這個數(shù)量很大。所以在測量土地面積時,常常要用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。

    2、體驗

    (1)閱讀課本知識,同桌交流自己的收獲。

    匯報強調: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。

    邊長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干米。

    (2)實際感受

    到操場量出邊長時10米的正方形土地,讓同學們手拉手,圍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。

    說明,100塊這樣大的土地就是1公頃。100個1公頃就是1平方千米。

    3、了解生活中的相關知識。

    四人小組先了解課本中的“生活中的數(shù)學”,再互相說說你在那見過1公頃、1平方千米。

    4、換算(生獨立完成,交流自己的想法)

    5平方千米=(           )公頃          800公頃=(         )平方米

    三、練習

    1、課本85頁第2題

    2、課本第86頁第4題

    四、小結。

    五、作業(yè)

    1、課外知識

    有條件的學生收集有關計算土地面積的資料。

    2、課本第85頁第3題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第7課時

    教學內容:課本第86、87頁(綜合練習)

    教學目標:

    1、通過練習,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知識,靈活運用。

    2、使學生能正確的分析理解題目,從而正確解決問題。

    教學重難點:使學生正確理解分析題意,解決問題。

    教學過程:

    一、復習

    1、整理本單元學了那些知識?

    2、板書

      

    二、練習

    1、填空

    3米=(          )分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3平方米=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平方分米

    900平方分米=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平方米

    1塊塑料布長3米,寬2米,它的面積是(           )平方米。

    1塊正方形木板,邊長5分米,它的面積是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。

    2、判斷

    (1)、邊長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相等。(          )

    (2)、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面積相等,周長也一定相等。(           )

    (3)、一個長方形寬40米,長30米,它的周長是70米。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

    (4)用8分米長的鐵絲圍成的正方形,要比圍成的長方形的面積大。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

    (5)、用2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,它的周長是8分米。(         )

    3、課本第86頁5、6、7題

    學生獨立完成,講評,交流自己的想法。

    4、完成課本第87頁8、9題。

    三、學習總結: